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,是目前我国在建最大的海岸滩涂光伏项目。
涨价态势仍在继续,光伏企业何去何从?部分企业亏损,涨价倒逼创新这一幕曾经在风电领域上演。东方希望还规划了100万吨项目。
多晶硅涨价狂欢让很多下游企业苦不堪言,而多晶硅生产商则因此获得超预期的利润。如果产业链内全规格单晶硅片全面转换到160微米厚度,预计可节省6.8%的硅料使用量,大大减轻下游产业链的成本压力。政策出台的2019年年底,风电机组公开投标均价,已从年初的3000元/kw左右,飙升至超过4100元/kw。最高价已超200元/kg,这意味着多晶硅价格已经回到10年前的高位。宁夏项目一期规划25万吨,总规模是40万吨。
扩产潮来袭,需居安思危两个月前,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保利协鑫的董事局主席朱共山曾宣布:为增强行业内外部信心,稳定产业供应,让光伏行业在平价元年顺利过渡,有效助力国家碳中和大目标,近期保利协鑫的硅料价格将不再上涨,并呼吁行业同类企业携手,营造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环境。老的产能先停掉,扩新产能,降低成本。并且,长兴基地第一条进口异质结220MW设备生产线已经试样量产,第二条260MW国产生产线也已开始安装设备。
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据不完全统计,自2020年以来全球约有19家企业宣布了65.04GW异质结产能计划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2020年下半年通威、阿特斯、安徽宣城经济开发区等多个企业开启的HJT设备招标中,国产异质结电池设备商份额显著提升,其中捷佳伟创、迈为股份、理想万里晖、钧石等国产企业在招标中皆有斩获,这对于推动HJT较快降低投资及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。其次是比太科技,在蒙城投资的1GW N-HIT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(一期)已经进行第二次环评公示,并且产能再度升级,2020年6月计划在颍上县再建造5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。就具体数据来看,钧石能源HD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,量产最高转换效率达到了25.2%,并且已经得的TUV北德公司检测认证。
来源:平安证券研究所伴随着异质结量产的加速,叠加设备、辅料等国产化进程推进,量产化带来利润空间的也将现浮,加速推动异质结技术商业化步伐!。目前,在辅材端硅料和银浆两大成本中,降本正在提速。
山东水发集团携手高登赛能源集团投资计划投资15亿元,建1GW异质结电池产业基地。随着异质结中试线逐渐向GW级量产化迈进,降本成为重中之重。通威在年报中表示,目前HJT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已达到25.18%,公司将建设1GW HJT中试线,并且还将继续在在研发产线基础上完善设备选型、优化工艺技术、提升产品性价比。梅耶博格发布一种高性能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组件,效率达到21.8%,重量不到20kg。
安徽华昊500MW异质结电池正式投产,异质结产线也来到了GW级关键发展阶段;晶澳也表示在100MW中试线基础上投建两条中试产线。并且,2020年异质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,多家企业异质结中试线进展顺利,开始向GW级迈进。对于异质结所采用的低温银浆国产化进程在提快,苏州固锝的最新产品HJT银浆已投入量产,并实现订单交付。但是,众所周知异质结想要接棒PERC技术成为下一轮迭代的关键技术,转换效率和成本是决定其是否能进入商业产业化展的关键指标
随着异质结中试线逐渐向GW级量产化迈进,降本成为重中之重。从目前企业公布的最新进展来看,异质结电池的最高量产转换效率达到了25.2%,而当前PERC最大的转换率24.5%,异质结和PERC在转化率上的差距开始拉大。
值得关注的是,在2020年下半年通威、阿特斯、安徽宣城经济开发区等多个企业开启的HJT设备招标中,国产异质结电池设备商份额显著提升,其中捷佳伟创、迈为股份、理想万里晖、钧石等国产企业在招标中皆有斩获,这对于推动HJT较快降低投资及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。其次是比太科技,在蒙城投资的1GW N-HIT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(一期)已经进行第二次环评公示,并且产能再度升级,2020年6月计划在颍上县再建造5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。
而此次风电跨界大佬明阳智也以5GW的投资规模走在队伍前列。据明阳智能在投资公告中预计,2025年光伏市场将达到350GW,即使组件价格再降25%,全球市场空间5800亿元,参考PERC成熟之时的市占率超过40%,异质结电池的市场空间在2300亿元以上。随着设备自动化技术的提高,异质结硅片厚度有望从150-160微米进一步降低至120-130微米。来源:平安证券研究所伴随着异质结量产的加速,叠加设备、辅料等国产化进程推进,量产化带来利润空间的也将现浮,加速推动异质结技术商业化步伐!。梅耶博格发布一种高性能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组件,效率达到21.8%,重量不到20kg。近日,风电大佬明阳智能宣布进军光伏领域,拟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5GW光伏高效电池和5GW光伏高效组件项目,投资技术为异质结。
捷佳伟创在年报中表示,HJT电池整线设备从制绒到丝网印刷线及自动化设备国产化已量产,正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。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据不完全统计,自2020年以来全球约有19家企业宣布了65.04GW异质结产能计划。
通威在年报中表示,目前HJT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已达到25.18%,公司将建设1GW HJT中试线,并且还将继续在在研发产线基础上完善设备选型、优化工艺技术、提升产品性价比。目前,在辅材端硅料和银浆两大成本中,降本正在提速。
在设备端,国内异质结设备技术也在不断成熟。事实上,看好异质结的企业阵容十分强大,不仅有梅耶博格、钧石、爱康一众老牌玩家,还有国投电力、华源电力、水发集团、山煤集团等一众央企加码。
爱康集团湖州基地一期220MW异质结电池项目iCell异质结电池片开始全面进入批量化、大规模生产阶段,随着转化效率将不断攀升,最优批次的高效异质结电池平均转化效率达24.2%!爱康科技首片异质结电池(G1,MBB)试样生产下线,电池效率达24.59%,取得试样量产线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记录。安徽华昊500MW异质结电池正式投产,异质结产线也来到了GW级关键发展阶段;晶澳也表示在100MW中试线基础上投建两条中试产线。对于异质结所采用的低温银浆国产化进程在提快,苏州固锝的最新产品HJT银浆已投入量产,并实现订单交付。并且,长兴基地第一条进口异质结220MW设备生产线已经试样量产,第二条260MW国产生产线也已开始安装设备。
山东水发集团携手高登赛能源集团投资计划投资15亿元,建1GW异质结电池产业基地。市场火爆的投资热情、企业扎堆扩产,不断飙升的产能规划加速推动异质结技术的发展。
其中,国内16家企业宣布了54.04GW的异质结扩产规划,海外3家企业宣布了约11GW的异质结产能规划,除了宝峰时尚宣布了500MW扩产项目,其他企业扩产规划均达到GW级别。并且,梅耶博格已与Baywa re,IBC Solar,KdiSolar,Krannich Solar,Memodo,Solarmarkt,Solen Energy Europe和Sonepar Germany等合作伙伴签订了组件分销合同。
但是,众所周知异质结想要接棒PERC技术成为下一轮迭代的关键技术,转换效率和成本是决定其是否能进入商业产业化展的关键指标。对于异质结来说,设备投资成本和辅材价格是两大关键成本主线。
从投资主体来看,钧石能源在异质结项目上押注最大,大手笔投资约80亿元,计划在舟山建造10GW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项目。就具体数据来看,钧石能源HD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,量产最高转换效率达到了25.2%,并且已经得的TUV北德公司检测认证。这意味着,明阳智能认为4年内异质结技术将走向成熟,成为接棒PERC的主要技术方向。并且,2020年异质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,多家企业异质结中试线进展顺利,开始向GW级迈进。
两大电力企业国投电力和华源电力布局深远,计划打造一体化产业链,携手金石能源计划在张家口投建1.5GW异质结电池生产线、4.5GW异质结光伏电站以及太阳能异质结产业园区,拟打造集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研发、生产、电站建设、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。东方日升在投资者平台回复中表示,金坛基地异质结中试线项目最大设计年化产能500MW,目前该中试线尚未满产运行,产品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4.55%,后续随着设备投资成本及原材料成本的下降,公司也将适时加大对异质结的投资力度
但世纪新能源网真心希望,对于好不容易再次迎来的良好发展局面,从业人员都应倍加珍惜,共同把光伏产业的蛋糕做大、做强,而不是相互诘责,互相攻伐,让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!。电池扩产方面,据业内人士张治雨统计,2020年,中国光伏行业新增360余条电池产线,按照每条产线400MW的产能计,对应140GW+的新增电池产能。
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,当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3.06GW,是2016年的1.5倍、2015年的3.5倍、2014年的5倍和2013年的4倍,同比增加18.52GW,增速高达53.62%,连续五年全球第一。价格博弈对行业不利业内人士透露,在上游产业链价格不断高涨的情况下,已经有部分EPC企业的项目招标暂缓,建设延迟,导致市场处于博弈状态。
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